1.1建設背景
工程名稱:揚州市老沙河水生態修復項目
工程內容:水環境治理設計、水生態施工、環境養護
建設單位:上海山恒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建設地址:上海市浦東新區新園路998號
1.2項目范圍
總修復面積:9000平方米
平均水深:1.5米
主要水源:曲江公園
完工時間:2018年1月
1.3工程目標
水體透明度明顯改善,呼應形成水下森林景觀。主要指標可達到國家《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》 Ⅳ類水質標準。綠色生態技術,凈化水質,為周邊提供負氧離子,改善空氣質量。無需占地,持續凈化能力,突發污染情況承受能力強。
2.1存在的問題及分析
2.1.1生態狀況
水體渾濁微黃,水體透明度較低,富營養化嚴重;枯草腐葉較多,水體呈現綠色,基本無沉水植物,水體交換量大;缺乏自養生物,已經喪失水體自凈能力,水體感官較差。
2.1.2項目挑戰
老沙河為過水道,水體流動性大外源污染不斷的進入;
水中沒有沉水植物,景觀植物匱乏;水生動物主要是野雜魚等。
2.1.3污染源調查與分析
通常河湖潛在的污染源包括:直接納湖雨水污染、地表徑流污染、上流來水污染、生活污水排放污染、養殖污水排放、生活及建筑垃圾傾倒、河底污泥中內源污染的釋放等多個方面。
整個河道中基本沒有沉水植被,氮磷等營養元素大量累積,超過環境容量,藻類易滋生;腐殖質長年累積,水底厭氧分解,缺乏自養生物,生態平衡被打破,水體喪失自凈能力;
2.2方案設計
2.2.1設計思路
老沙河水體的綜合治理,一方面通過輔助工程措施改善水質現狀,恢復良好水質;另一方面,逐漸恢復湖內生態系統,提高水體自凈能力,恢復并重建水體水生植物系統、水生生物系統等,最終實現老沙河的生態化,作為居民休閑、觀光、慢行場所,提升居民生活質量。構建水生態系統,形成“水下森林”景觀,水體獲得自凈化能力(項目施工完成1個月后,老沙河水體清澈見底,深水區透明度達1米以上);
2.2.2設計原則
采取“最大還原、最小干預”原則,在不影響周邊生態環境的前提下,恢復自然水生態系統,實現水質保護、水生態系統構建與水體景觀的有機統一,以及景觀、生態與經濟的協調,營造生態景觀的特色。
2.2.3工程內容
老沙河水生態系統構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:1)筑壩;2)基底改良工程;3)水體透明度提升工程;4)深水型沉水植物群落構建工程;5)淺水型沉水植物群落構建工程;6)大型底棲生物群落構建工程;7)爆氣機的安裝;8)清水型浮游動物群落構建工程;9)食物網鏈構建工程:
3.1治理前現狀
圖3-1老沙河水體現狀
3.2治理后現狀
圖3-2 老沙河水體現狀
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(GB3838-2002),自2017年10月份以來,老沙河水質得到了明顯的改善,整體水質叢劣V類水提升到了最優時IV類水。
3.3工程效益分析